捕捉灵动的羽翼——访自然生态摄影师韦力
鸟类生态摄影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,也关注到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索取,自然生态发展失衡,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,鸟类生存环境受到破坏。因此,鸟类生态摄影深层次的意义,在于真实地记录鸟类生态状况,记录自然之美的魅力,同时也记录自然之美消失和破坏的遗憾,用丰富生动的影像来引起更多人对于鸟类生态的关注和爱护。
走进了大自然的天地,踏上了野鸟生态摄影之旅,身负沉重的摄影器材在高山密林、湖泊湿地、草原溪流中跋涉,一路的艰辛,一路的寻觅。追求对精彩瞬间的捕捉和把握,正是这种期待和挑战,让鸟类生态摄影之旅充满了刺激和兴奋。鸟类生态摄影真正追寻的是那一份内心深处的宁静和感动,流连于青翠山色和潺潺溪流,感受阳光和鸟鸣,每个人心中蕴藏的那份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,便得以萌动与释放。因此,当按下快门时,触发的是一份融入自然的激动,释放的是一份久违的感动和轻松。
采访记者:张烨 摄影师简介 韦力,1979年专职新闻摄影记者;加拿大艺术摄影协会(CAPA)会员;《鸟网》国际自然摄影师、《鸟网》摄影大赛“终审裁判”;《自然视界》公益摄影网站“执行总监”。自然生态摄影30余个国家,拍摄动物鸟类1500余种。 问 答 问 您的作品多是自然生态类摄影,拍摄了大量鸟类和动物类题材,我们都知道这类题材的创作环境很艰苦,甚至可以说是恶劣,您能聊一聊拍摄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吗? 答 拍摄野生动物经常会遇到危险,发生的故事数不胜数:在秦岭深处拍摄“黄鹡鸰”只顾在草丛中接近目标,待鸟飞走时才发现距离自己仅1米的小土坡上盘着一条拳头粗的大蛇,吓得我连忙慢慢后退;新加坡乌敏岛游人稀少,当时我扛着三脚架和设备走在小路的拐角处,突然偶遇野猪一家4口,仅仅相距10米左右,双方对视,小猪后退大猪有攻击态势,我吓得后退几步转身拔腿就跑,竟然还不忘转身拍照;在尼泊尔的喀什塔普湿地丛林还与超大的野水牛超近距离(15米左右)遭遇,愣站着没敢动,对峙了几分钟后才慢慢退出,又是惊出一身冷汗。 除去一些危险,野生动物拍摄也有众多好处:长期野外活动,对身体锻炼很有益处。比如经常抬头找鸟,锻炼了颈椎和视力,携带众多设备丛林探险,锻炼腰腿……拍鸟有钓鱼者的幸福期待、有读好书学新知的陶醉、有路遇艳遇的惊喜、有农民辛劳一年硕果累累般的满足…… 问 您在拍摄生态类题材作品时是如何构思和表达情感的? 答 有人会说:“拍鸟技术含量低!”其实要把鸟拍好,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。拍鸟和其它艺术创作一样,到达一定的高度,需要悟性,也需要有机遇!还有人会说:“摄影拍鸟就是烧钱!”其实我们也是工薪阶层,只要是从心底的喜欢,就可以把有限的资金向这里倾斜。其它,比如吃穿住都可以从简。“诗和远方”在心中,就可以随时出发。 选择自然环境下的生态摄影,虽然十分辛苦,拍出讲究光影色的大片概率也很低,但仍然充满着无限乐趣!穿越自然世界的清爽、偶遇动物和鸟儿的激动和喜悦,甚至发现、看到却没有拍到、拍好的惋惜和遗憾,这些都是有趣的故事和回忆。这种可遇不可求的奇妙的感受,可能是其它题材摄影人所体会不到的吧! 问 您能分享一下自然生态这类题材在技术层面的见解吗?比如面对不同拍摄环境的器材选择,需要注意什么?以及自己独特的拍摄经验。 答 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动物、鸟类,自然生态摄影人的体力一定要好。常用镜头600mm、增倍镜,2台机身,相机最好支持高速连拍;望远镜、水瓶、雨伞、备用电池、三脚架、防雨罩。负重寻鸟是经常遇到的,只要时间允许能走多远走多远,走的越远机会就越多。所以,体力好,走的远,“偶遇”精彩画面的概率就高! 全世界拍鸟人一家亲:主动结识当地人,特别是摄影爱好者,可以创造更多的拍到当地特有鸟种的机会。结伴“拍鸟摄影大师”是拍鸟人的幸事,可以在共同拍摄中学习到很多摄影方法,快速提升。 自由行生态摄影,尽量往有水和有湖的地方走。山谷低洼处,树林植被茂密处,面向小路的较开阔地带,林鸟出现的几率较高。如果能碰到结有果实的树,也可以等等,有时,等待和寻找一样重要,很可能会给你惊喜。有条件时,尽量选择游人较少的偏僻深林地域。丛林深处游人较少,遇到珍稀罕见的林鸟和动物的概率较高。 需要了解鸟类的习性,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,事先观察好地形和光线,找好位置拍出背景较干净、有层次的鸟片及飞版。赶上下大雨或许还是个机会,树干树叶石头的反光,会带来一些特殊效果。每到一地拍鸟,最好选择几种目标鸟,有重点,效率高。拍鸟顺便拍风光和人文也是不错的选择,需要带上广角镜头。早起点拍日出风光,上午拍鸟;中午可以休息,下午拍鸟,傍晚拍日落。如果阴历初一左右,晚上还可以拍星轨和银河。 国人出国拍鸟还非常关注语言、衣食住行和费用。会点英语最好!不会英语也不用太担心。出发前多看看网上的攻略,提前预定好机票(旅游全世界,3000-5000元人民币就基本能搞定往返机票)和酒店(200-400元人民币的酒店非常多),换好当地货币,带些美元,就可以出发了!